(相关资料图)
据教育部统计,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。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,众多高校开始上演“纸面就业”戏码。有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数据,辅导员直接代其“网签”,向学生承诺“保证就业”;还有高校对已签订协议的毕业生以“待业”为由拒绝发放就业报到证等;还有商家甚至在网络上公开售卖各类公司的山寨三方协议……
“纸面就业”乱象的出现,不仅伤害毕业生个人,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是一种伤害。目前,高校以“毕业生去向落实率”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指标,其由协议和合同就业率、创业率、灵活就业率和升学率共同组成。三方协议的签订数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每年向社会公布的“就业率”,进而会影响到每年的专业招生和专业评估。而对于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%的专业,教育部要求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。为了追求漂亮的就业率数据,就业压力层层叠加,学校的压力传导到学生,导师和辅导员对未就业学生进行“轮番照顾”,直至学生成功“纸面就业”。解决这一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它需要学校、政府、社会共同发力,也需要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。
先就业后择业,大学生在就业之前要转变观念。从“天之骄子”到“待业青年”,从“包分配”到“自主择业”,大学毕业生经历了一场彻底的就业革命。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,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,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上的中坚力量,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?这是值得我们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,大学生们应该转变就业观念,快速完成职业角色转换,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增强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。
高校应加强诚信建设和就业指导。一方面,就业率造假行为不仅仅是学术不端,也是不诚信的表现。在就业问题上,上级部委对高校招生和专业评估中的就业率指标核定欠科学,造成片面追求“纸面就业”数据,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导向。提高就业质量,首先要确保就业率数据真实可靠。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质量统计和评估机制,在招生、培养方案设计等环节加强对毕业生的考核和监督。另一方面,高校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,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就业形势,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,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。对于大学生来说,实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。虽然很多用人单位对实习并没有硬性要求,但也会将实习经历作为重要考量。因此,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,让学生通过实践积累经验,提升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
就业市场呈现新特征,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,“就业难”和“招工难”的双向矛盾持续存在。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,而“就业难”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岗位、技能、专业等方面的不匹配。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,充分考虑专业设置的就业化、实用化、科学化,加强专业设置和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对接。
“假就业”不可取,“真就业”才能行。对于一些高校虚报就业去向、就业率的做法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,对弄虚作假、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行为要严厉惩罚,不断完善高校就业率评估机制。更重要是,需要各方统筹谋划,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、拓宽就业渠道,从科学性、创新性、有效性等方面持续发力,努力化解“就业难”、“招工难”矛盾,实现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,发挥高校毕业生主力军作用,助力更多人才实现个人价值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向聪颖(宜昌市远安县人社局)
责编:郭蕾
关键词: